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你真正知道多少?
关键词:经济赔偿金、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仲裁。
我们已撰写多篇涉及劳动法的文章,主要从用人单位规避用工风险的角度进行探讨。近期,我们代理了一起劳动者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案件,对此深有感触,经过反复思考,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在劳动者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提出经济补偿金或经济赔偿金的诉求。然而,对于应当主张经济补偿金还是经济赔偿金,劳动者往往无法作出精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一、典型案例
我们代理的是一个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的二审案件。主人公甲女士于2015年入职A公司,历任公司行政人资部的部长,分管副总等职务。2023年4月,主人公甲女士向公司董事长申请休假(3个月)、请假(3个月),休假和请假是连续的。A公司董事长对此进行了审批,同意甲女士的请休假。甲女士休假期间,A公司股东对现有经营层进行洗牌,并向甲女士的邮箱发送立刻返回公司的邮件。甲女士未能返回。A公司以甲女士旷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其劳动合同。甲女士提起劳动仲裁,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
经过劳动仲裁、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均认定甲女士存在旷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合法。二审过程中,我们发现A公司未能向甲女士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为此,我们提出了即使A公司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仍未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甚至人民法院对该规定不予回应。
二、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和区别
(一)经济补偿金
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情形是:
(二)经济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三)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四)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的区别
经济补偿系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助,旨在保障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基本生活。经济赔偿金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旨在惩罚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三、经济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的调整
前述案例中,我们二审中提出了经济补偿金的主张,可能各位看官认为也不应得到支持。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主张是有依据的,具体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人社部发﹝2022﹞9号)“五、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用人单位系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以依法裁决或者判决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对此,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2021)吉02民终2256号中,便依据前述规定支持了主动将经济赔偿金调整为经济补偿金,并予以支持。
经济赔偿金调整为经济补偿金的典型意义在于赔偿金与经济补偿具有属性对立和数额包含的关系。一般而言,赔偿金源于违法解除或终止行为,经济补偿则基于合法解除或终止行为,且赔偿金数额为经济补偿的二倍。因此,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人民法院认为用人单位系合法解除应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依法直接判决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这种做法既未超出劳动者的诉讼请求范围,又较好的贯彻了效率原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