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视角SHUREN NEWS

破旧立新|破产热点速递

2025-11-12 08:54:01 81

01  热点播报
 

1.《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作为全国第二部个人破产地方法规,《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10月29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条例》的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等进行解读。

信息来源:法治厦门微信公众号

 

 

2.厦门市破产事务管理局正式成立

2025年11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日前厦门市委编委批复同意厦门市司法局增设“破产事务管理处”,对外可使用“厦门市破产事务管理局”牌子开展工作,这标志着厦门市个人破产事务行政管理机构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厦门市破产信息平台也将于11月1日上线运行,为债务人提供便捷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信息来源:法治厦门微信公众号

 

 

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破产与清算事务协同中心揭牌启用

2025年10月30日,广东省首个破产与清算事务协同平台——顺德区破产与清算事务协同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正式揭牌启用。协同中心选址佛山新城中欧中心F座,整合法院、检察院、税务机关、市场监管部门等14个成员单位职能,广泛吸纳破产管理人协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打造服务型、友好型、民生型的破产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

信息来源: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4.吉林省企业庭外重组中心工作规程(试行)公布

为贯彻落实中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决策部署,服务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机制推动陷入财务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重组再生,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省企业庭外重组中心制定《吉林省企业庭外重组中心工作规程(试行)》。吉林省企业庭外重组中心是由吉林省地方金融协会发起设立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困境企业提供庭外重组专业服务的平台。

信息来源:吉林省企业庭外重组中心微信公众号

 

02  典型案例

 

1.江西高院2024年度破产审判典型案例:某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某商业运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合并破产清算案——重整式清算、文旅融合、资产处置

 

该案系庐山市温泉镇“东林大佛”对面古镇风貌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商自2013年以高额返租预售787套(涉635名业主、金额逾2.5亿元),2017年停工停售、诉讼频发。因资不抵债,法院于2021年8月、9月先后受理开发商及其关联商业运营公司破产清算,并因人格混同裁定合并清算。办案中,法院督促管理人集中回收财产:对登记在他人名下的275套商铺予以取回(含诉讼取回88套),就股东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追责并追回保证金40万元。鉴于资产多为未完工商铺,法院采用“重整式清算”,将优质资产整体打包、非优质资产变价处置;2023年10月由市属开发投资公司竞得并推进复工复建,通过府院联动解决消防、规划等堵点,政府垫资完善配套,部门以“证缴分离”、分栋验收等方式打通办证与交付通道,推动“保交楼”。同时协调优先债权人适度让利,将普通债权清偿率提升至15%。至2024年6月,分配方案执行完毕,实现企业清算与项目重生的双赢。

 

本案是当前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盘活文旅企业存量资产,实现破产财产处置价值最大化的典型案例。一方面,采用“重整式清算”模式,实现三重突破:一是突破传统清算资产贬值困局,通过集中处置优质资产保留项目文旅价值;二是突破“保交楼”实施障碍,以“续建式处置”保障房屋交付,避免衍生社会矛盾;三是突破府院协同深度,形成“行政保障+司法处置”一体化联动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东林大佛+文化古镇”文旅联动格局,打造文旅体验路线,与当地民宿集群形成联动,推动文旅业态多元化发展,助力当地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信息来源: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

 

 

2.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威某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关联企业申请破产重整案——新能源车企重整程序中对车主权益的保障

 

(1)基本案情:威某汽车集团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60亿元,曾具整车生产资质并在温州、黄冈两基地生产,累计售车12万辆;因资金链断裂于2022年底停产。2023年10月,上海三中院裁定受理预重整并指定临时管理人,期间以保护车主为重,维持售后与车联网不停服、留守65人、24小时响应;同年12月29日转入重整并组建联合管理人,在政府协调下与车联网服务商续签并协调某企业垫付车联网服务费用,保障车联网服务正常进行。2024年1月发布共益债与重整投资招募公告,后确定由投资人自2025年1月起每月垫付258万元;3月召开首次债权人会议,9月申请将三家关联公司纳入实质合并并提交计划,12月10日获裁定实质合并。2025年1月21日各表决组均通过计划(担保债权组同意额占68.55%,普通债权组83.48%,出资人组同意股权76.29%)。重整计划明确将累计3424万元车联网垫费用付确认为共益债,并在裁定批准后12个月内现金清偿。4月3日法院批准并终止重整程序,投资人接管推进复工复产,完成账户与车辆数据迁移、关键部件定向补货及软件持续更新,保障原车型服务与功能稳定。

 

 

(2)裁判理由:本案系新能源车企重整:经预重整清产核资,债务人具备品牌、产能与产业链价值;因关联公司人格高度混同、财产难以区分且不合并将损害公平清偿,依法适用实质合并重整。核心在于车主权益保障:其一,维修保养系生产销售者的法定及合同义务,应贯穿预重整、合并重整至重整计划执行全程,且涉案销售合同并非《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所称未履行完毕的双务合同,管理人不享有挑拣履行权,应协助制定并落实售后方案;其二,车联网服务关系行车安全与品牌价值,维持不断网符合全体债权人共同利益,依法可认定为共益债并优先清偿,管理人通过引入垫付与共益债投资有效化解断网风险。重整计划依程序表决通过,对出资人股权作出合理调整并遵循法定清偿顺位,具备可执行性,已获法院批准。

 

 

(3)裁判要旨:一是新能源车企进入破产重整时,应将支持持续履行维修、保养等售后义务作为保护车主权益的重点,贯通预重整—实质合并重整—复工复产全链条,确保售后与车联网等服务的可行性与持续性;二是与车主权益直接相关、为维持车联网服务和保障售后运营所发生的必要垫付费用,系为全体债权人共同利益所支出,符合《企业破产法》关于共益债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共益债并依法优先清偿。

信息来源:人民法院报微信公众号

 

 

03  国际资讯
 

安联贸易:2026-27全球破产趋势展望——切勿掉以轻心

 

近日,安联贸易发布最新《全球破产报告》,预计全球企业破产数在2025年同比将再增长6%,2026年继续增长5%并见峰值,至2027年才有望小幅下降1%。报告指出,美国关税的真实冲击或滞后至2026年显现,若全球贸易放缓,“多米诺”效应将强化:最坏情形下,加拿大或新增约1900家、法国新增6000家、西班牙新增约2900家、荷兰新增约700家破产,而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因出口分散或财务更稳,影响相对有限。

 

安联贸易同时强调,2024年全球破产已同比增加10%,较新冠疫情前均值高出19%,结构性压力并未缓解。三大脆弱点仍在发酵:其一,经济增速偏弱,美欧增速低于稳定破产所需阈值;其二,融资条件趋紧,利率维持高位、信贷供给受限,中小企业更受挤压;其三,行业性风险集中在建筑与汽车,受高利率、技术扰动与竞争加剧多重影响。另一方面,近年科技驱动的创业潮抬高基数,一旦“人工智能热”退潮,或触发额外破产:美国约新增4500家、德国约新增4000家、法国约新增1000家、英国约新增1100家。总体看,2025至2026年仍是风险抬升期,真正拐点大概率在2027年之后。
 

信息来源:国际性信用保险公司安联贸易官网

 

 

04  观点践行

《法律适用》专访组:关于民商事审判中的法律适用统一与系统思维——访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

 

为进一步加强民商事审判中的裁判尺度统一,需要构建系统思维的法律适用方法论。系统思维要求以更高的站位“背靠青天往下看”,鸟瞰法律规范之整体,关注民事法律和商事法律之间、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之间、实体法律与程序法律之间、法律规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实践中,系统思维应作用于法官“找法”的过程之中,要求法官综合运用经典法律解释方法,通过多项解释方法的相互印证寻求妥当的解释结论,并妥当处理冲突规范。以系统思维为指引,一方面可以解决民事法律规范中的聚讼纷纭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如合同效力规则、无权处分规则、债权转让规则等,这些基础性问题的解决,又可以对商事审判、金融审判等关联领域的诸多新型疑难问题提供指引;另一方面,可以对民商关系、民刑关系形成妥当认识,进而有效解决实践中的出资责任、股权转让、房企破产、民刑交叉等跨部门法的疑难问题。本文通过对系统思维的详细阐释和具体法律适用,希望有助于对当前民商事审判实践中遇到的若干重大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受访者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系统思维 法律适用统一 民商事审判 法律解释 民商关系 民刑关系

 

信息来源:法律适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