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视角SHUREN NEWS

行政复议答复指南:行政复议答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5-09-11 14:47:23 7

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行政争议的重要渠道,其效能的发挥不仅在于复议决定中对于事实的充分认定和法律的准确适用,还有赖于被申请人(即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作出的证据完善、说理清晰、观点明确、程序合法的复议答复。一份充实且规范的答复书,往往对复议结果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不仅体现着行政机关对“依法行政”原则的践行,更是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提升行政机关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本文旨在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提供详细的行政复议答复方法指引,帮助被申请人在复议答复过程中能够充分阐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达到化解行政争议的效果。

 

一、行政复议答复的程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四十八条:“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根据上述规定,行政复议答复是被申请人所必须经过的法定程序,若未按期进行答复并提交相关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则可能在复议过程中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程序规范方面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1.确认答复期限

“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需要关注的是,此处的“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休假日且时间是以收到复议机关送达的复议申请书或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为起算点。实践中复议机关一般会同时送达《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并在答复书中载明被申请人答复的注意事项,该答复通知的邮寄签收文件及快递单作为答复时间起算点的佐证资料,需由被申请人妥善保存。

2.规范答复格式

书面答复通常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部分。标题应明确标明“行政复议答复书”,正文需分段陈述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内容,结尾部分应写明被申请人的名称、签字盖章及日期。

3.整理证据材料

被申请人应当将提交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分类编号,制作案件证据目录并按照目录顺序装订成册,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同时应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并明确单位住址,明确承办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二、行政复议答复的实体内容如何更加充分

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审查过程中,通常会对于原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被申请人作出的行政行为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用法律依据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适当、是否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等要素依法作出复议决定,故被申请人在撰写复议答复时也应当根据上述要素对案涉行政行为进行充分陈述。答复内容方面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主要有如下四点:

1.详尽准确地陈述事实

被申请人在撰写答复时应详细且条理清晰地列举原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并具体说明作出该行为的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背景情况。注意尽量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表述。

2.真实完整地提交证据

证据材料应当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提交证据原则上应当提交原件,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印件或复制件,但需注明来源、核对情况、原件存放情况,并加盖单位印章。同时需注意,证据材料应当紧扣行政行为主体适格、行政行为程序合法以及行政行为在调查过程中形成的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等方面进行全面收集,尽量包括书证(如审批文件、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物证(如查封物品)、视听资料(如执法记录仪视频)、电子数据(如系统操作日志)等多方面证据材料,避免遗漏细节。

3.准确全面地适用法律

被申请人应明确指出适用的法律规范,包括法律、法规、规章等具体条文,并结合案件情况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论证。法律适用不能简单罗列法条,而应当结合事实认定阐明为何该法条适用于本案具体情况,以达到佐证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效果。

4.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地应对争议焦点

对于申请人在复议申请中提出的问题和主张以及其着重关注的争议焦点,被申请人需逐一回应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答辩意见应当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并结合拟向复议机关提交的证据材料,为复议机关作出公正决定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向复议机构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行政复议答复,不仅是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更是展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重要途径。通过严格遵守时限规定、确保形式规范、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适用准确、说理充分有力,行政机关不仅能提高在复议中的胜诉率,更能从根本上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政府公信力。行政复议资源是有限的公共资源,应当用来保护真正需要救济的申请人合法权益。行政机关作出规范、充分的行政复议答复,有助于复议机关精准裁断,让行政复议制度真正发挥其“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