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视角SHUREN NEWS

破旧立新|破产热点速递

2025-08-13 10:01:26 10

01  热点播报

1.深圳破产法庭关于审理个人破产重整转清算案件的工作指引

为正确适用个人破产程序,规范个人破产重整转清算案件审理工作,依法公平清理债权债务,防范破产欺诈,依据《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的有关规定,深圳破产法庭制定《关于审理个人破产重整转清算案件的工作指引》。

信息来源: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微信公众号

 

 

2.深圳将施行《深圳市个人破产信息登记与公示办法》

为了落实《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个人破产信息登记和公示制度,规范个人破产信息登记和公示活动,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组织起草了《深圳市个人破产信息登记与公示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深圳市个人破产信息登记与公示办法(征求意见稿)》共二十二条,包含总则、信息登记、信息公示、监督管理和附则五部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

 

 

3.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一百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24年制定的《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100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优化升级,近日制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一百条》,助力企业经营发展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四川高院微信公众号
 

02  典型案例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某科技公司破产重整案——保留创始人部分出资权益并同步化解其个人债务的实践探索

某科技公司系专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中小微民营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资质,产品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治疗辅助决策等领域。公司曾多轮融资,因对赌失败陷入经营困境并出现流动性危机,于2023年7月28日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该公司股权结构复杂,由创始股东、机构投资者及员工持股平台共同持股,企业主兼核心技术负责人因对赌失败负有数亿元连带赔偿责任,其技术与资源为公司关键价值,如何在重整中兼顾股东权益调整与化解企业主个人债务成为核心问题。

 

法院在指导重整计划草案时,一方面根据股东参与经营程度、过错责任等,合理调整并保留出资人权益;另一方面,通过为机构投资者及相关债权人有条件保留并适度增加股权,换取对企业主个人连带债务的免责,实现“一揽子”债务减免。案件适用快速重整程序,3个月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并于2023年11月29日获批,5个月即完成执行,企业重整成功后发展势头良好,多项产品进入行业权威指南并在医疗AI领域实现突破。

 

本案针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合一的特点,创新适用出资人权益保留规则,在维护核心经营团队稳定的同时化解企业主个人债务,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破解治理僵局,最大限度保留企业“软实力”。该案为民营企业司法救治中兼顾发展潜力与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借鉴路径,彰显了司法支持企业家精神、增强市场信心的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人民法院报微信公众号

 

 

2.浙江法院打击破产逃债和虚假申报债权典型案例:浙江某门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浙江某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1日,主营门窗制造与销售。2023年6月,公司因经营管理混乱、资金链断裂停产,十余家供应商先后起诉。调查显示,公司仅有少量设备、存款及50余万元应收账款,却拖欠职工工资112万余元、水电租金42万余元及货款500余万元,已严重资不抵债。法院启动“审转破”程序,引导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并于2023年8月11日裁定受理、指定管理人。

管理人查明公司运营成本畸高、营收与资产极低,遂委托审计并结合债权人线索开展调查,发现公司于贷款未到期时提前归还本息145万余元,股东姜某某长期以个人账户收取并侵占货款60余万元。法院指导管理人提起诉讼撤销提前清偿行为,并移送股东犯罪线索。最终,追回145万余元,实现职工债权100%清偿,普通债权由零变有;姜某某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责令退赔62万余元。

本案通过“民刑并举”,民事程序撤销提前清偿、刑事手段惩治侵占,严厉打击破产逃债与资产转移,切实保障债权公平清偿,防止股东借破产逃避责任。该做法既彰显人民法院维护诚信市场秩序的决心,也为遏制破产程序中的不当行为、营造守法经营环境提供了示范。

信息来源:浙江天平微信公众号

 

 

03  国际资讯

 

1.加拿大消费者破产数量飙升至2010年以来最高

据加拿大全国破产监管署(OSB)数据,2025年6月加拿大消费者破产及相关债务救济申请总数达11,464件,同比增加3.3%,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消费者提案占9,027件,同比增长1.9%;破产申请为2,856件,同比增长5.9%,增速为提案的3倍。业内分析认为,破产比例上升意味着更多债务问题已难以通过协商解决,反映出加拿大居民债务风险持续加剧。

信息来源:加拿大独立房地产和经济新闻与分析网站Better Dwelling官网

 

2.美国首饰和配饰制造商克莱尔公司再度申请破产保护

面向青少年销售平价首饰与配饰的零售商Claire’s于当地时间周三在美国特拉华州联邦法院申请第二次第11章破产保护,距离其上一次破产仅不到十年。该公司近年来受线上竞争、债务高企及关税等不利因素冲击,难以维持运营,目前在北美的门店将继续营业,并探索包括出售在内的战略方案。Claire’s现有约2,750家门店,较2018年破产时的4,500余家大幅减少。业内分析称,公司债务压力沉重且经营模式与年轻消费需求脱节,偿债能力前景黯淡。

信息来源:美国媒体CNN官网
 

04 观点践行
 

高丝敏:个人债务“执转破”的原理和机制研究——以首例个人债务“执转破”案件为视角

个人债务执行转破产制度不仅是为了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更是从法理本义上尊重破产法作为强制性集体清偿制度。个人债务执行转破产应当参照企业法人“执转破”的程序规则的精神,同时需要考察当事人同意、债务人的破产原因和满足诚信债务人的标准。执行转破产不仅是程序的移转,更需要在协同主义下实现强制执行和破产制度功能互补。个人破产兼具司法裁判性和司法行政性二元属性,更有利于实现与强制执行的功能协同。

关键词:个人破产;执转破;协同主义;二元属性

信息来源:法律适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