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视角SHUREN NEWS

我为群众办实事——《民法典》宣讲进银行,解读担保保证新规

2021-07-19 13:29:13 1228

《民法典》施行后,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受此影响,包括银行在内的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如何调整自己与合同相对方的约定以及相关的交易行为,以适应《民法典》所带来的变化,是当前阶段银行金融法律方面讨论的热门话题。在当前复杂严峻的金融形势下,为积极践行风险文化理念,扎实推进风险文化建设工作,中国建设银行城西分行为了能够准确理解《民法典》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变化,进一步提升一线业务人员法律风险防控能力,特邀请青海树人律师事务所的刘晏伶律师为银行进行《民法典》对银行业务的影响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刘晏伶律师首先介绍了《民法典》的时代意义。并结合日常案例,围绕合同、不动产、居住权、抵押权、保证担保等内容,对民法典有关时间效力与担保的几个问题做了讲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1.抵押担保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2.保证担保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3.合同编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刘晏伶律师通过新旧法的对比研究,分析出法律修改后对于银行业务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了现行规范下的建议,讲授方法深入浅出,既讲法律原理,又讲典型案例;既有业务模式研讨,也有风险漏洞提示,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刘晏伶律师建议,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民法典》的相关法律条文,将分享内容与自身岗位相结合,及时梳理业务流程,调整完善相关制度,让《民法典》在各项业务的开展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讲座会后,中国建设银行城西分行合规部部长和法务经理接待了刘晏伶律师、杨娇律师等律所人员,提出了目前银行面临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和银行业务上的法律风险,刘晏伶律师都一一给予解答并且给出了一些接下来的业务中应该采取的防范方法。中国建设银行城西分行合规部部长和法务经理对此次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此次授课内容切中银行业务开展实际,非常具有针对性,能够帮助银行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对银行今后业务开展的合规性提出了建设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