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视角SHUREN NEWS

矿企合规系列 合规管理与内控管理的区别

2024-01-23 12:01:16 554
前言
 

谈到公司管理,有一个绕不过去的管理体系,就是内控管理。内控管理像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标杆一样,没有内控管理的企业,还谈什么其他管理,还谈什么管理水平,合规管理也先往后靠靠。那内控管理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与合规管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内控是什么?内控,全称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它最早出现在美国,以1949年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控制——协作体系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为标志。我国财政部在2001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从财务会计视角提出了内部控制要求。随后在2007年,财政部联合其他部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内控管理的标准,要求上市公司、IPO企业必须执行内控管理。财政部还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工作规范》,该规范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责任制度,以及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这些要求都是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防止和消除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至此以后,内控成为全社会进行企业管理的普世性标准。


 

而合规是什么,笔者已经在【《矿企合规系列丨之合规是什么?》】一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二者的发展历程,结合笔者多年来为国有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经验,总结出内控管理和合规管理的如下五点区别,供大家参考:

 

01 一是历史渊源不同。合规管理由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相关文件予以定义,国务院国资委作为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其在市场主体中的身份为股东,股东对中央企业、各地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是出于经营者的角度,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内控管理由财政部发布相关文件予以定义,财政部属于国家机关,其在市场主体中的身份为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对企业的管理,往往偏向于结果,要求企业控制风险。

 

02 二是管理的内容不同。合规管理强调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制度以及国际条约、准则等,囊括了企业对外和对内的所有活动。而内控管理则更侧重于对内,强调企业内部制度、流程的控制和监督,特别是对财务报告、经营效果和效率、合法性等方面的控制。

 

03 三是管理的目标不同。合规管理强调从上而下的对人的管理,要求最高领导者、决策者以身作则,由管理层、经营层率先做出表率,最终建立人人合规、事事合规、处处合规、时时合规的全面合规体系,理想目标是形成合规文化,是人人参与的,具有活力的。而内控管理则主要是从程序合规的角度出发,注重“自下而上”的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程序、规章制度实行,理想目标是企业所有活动以绝对固定为主,个别改变为辅,相对而言较为死板。

 

04 四是管理的手段不同。合规管理主要通过建设合规制度、合规咨询、合规审查、合规检测、法律法规追踪、合规报告等手段进行。而内控管理则主要通过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手段进行。

 

05 五是管理的重点不同。合规管理的重点是防范企业不合规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等。内控管理的重点是防范舞弊风险,即通过控制和监督,防止企业内部出现财务、经营等舞弊行为。

 

小结

综上,合规管理与内控管理在历史渊源、管理内容、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重点五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这些区别并不必然导致,合规管理比内控管理重要,或者内控管理比合规管理重要,也不能用来否定二者对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恰恰相反,二者在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二者有机结合,对公司百利而无一害,如何发挥二者的最大作用,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笔者已摸索出一些解决方案,会在后续文章中陆续给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

杨文龙律师是树人所矿产资源部主管律师,青海民族大学法律硕士。自从业以来,主要从事公司治理、收购兼并、矿产资源、企业合规等法律服务工作,先后为青海省内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提供常年与专项法律服务。杨文龙律师在执业中始终坚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必有收获,坚持以法律的知识服务人,以法律的智慧帮助人,将本着“专业、敬业、诚信、热忱”精神及态度,服务客户及社会。

 

*声明:本文观点仅作为交流讨论目的,不可视为树人律师事务所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您有任何法律问题或需要法律服务,欢迎与本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