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矿况|《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东帝汶将发展采矿业;西部矿业86亿获铜矿探矿权;紫金20亿增持龙净环保至33.76%
SHUREN LAWYER
《条条矿况》的第370期准时与您相见
“把烦恼调成静音,
你只管快乐!”
本周矿业新闻要点如下,
一起,以法为镜,纵揽矿业风云。
一周要闻精选
SHUREN LAWYER
01 国内矿政方向
1.重磅!《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
2.四川设50亿元基金助推找矿突破
3.钢铁业双线并举:提质效与拓需求
4.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天津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02 国际矿政方向
1.东帝汶将大力发展采矿业
2.纳米比亚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3.马来西亚将继续限制稀土原材料出口
4.美国和日本签署关键矿产协议
03 龙头矿企动向
1.西部矿业子公司86亿竞得安徽大型铜矿探矿权
2.洛阳钼业豪砸11亿美元!全球第五大铜矿再扩产10万吨
3.巴拿马科布雷铜矿重启谈判在即
4.力拓预警澳大利亚最大铝冶炼厂或关闭
04 矿业财经
1.紫金矿业拟20亿元进一步持股龙净环保至33.76%
2.华钰矿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逾13倍
3.中广核矿业午后大涨超13% 铀价复苏预期成催化剂
一、国内矿政方向
1、重磅!《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
自然资源部发布《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5》,全景展示全球矿业态势。《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低常态”增长下,矿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深,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速。
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矿业多项指标下行: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同比下降3.3%,钻探项目总量下降19.9%,大型采矿项目数量下降1.4%。供需结构矛盾加剧,其中铜供应缺口扩大,而战略性新兴矿产则出现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分歧显著,矿业公司股价与利润总体下行,全球主要固体矿产融资额与并购交易额同比分别下降11.7%和42.6%。
《报告》强调,关键矿产已成为各国资源战略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资源博弈加剧。展望未来,矿业领域大国博弈将深化,发展范式将向“数据驱动、智能主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革新。《报告》呼吁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矿业命运共同体。
2、四川设50亿元基金助推找矿突破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瞿亮介绍了“十四五”以来找矿突破的关键举措。
在政策保障方面,四川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升矿政管理效能。资金投入上,“十四五”以来省级财政地勘投入是“十三五”同期的4倍,并首创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机制,调动市县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此外,四川通过深化地勘单位改革,建强以省地质局、省地调院等为主体的“地质铁军”。
下一步,四川将力争把川西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纳入“十五五”规划,并实施《四川省1:50000矿产地质调查规划》,补齐基础工作短板。同时强化科技赋能,通过“揭榜挂帅”攻关和AI找矿平台等,驱动找矿工作转型升级。
3、钢铁业双线并举:提质效与拓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推动钢铁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方案》指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供需失衡主要矛盾,传统需求下降而绿色转型投入巨大,稳增长基础不牢。为此设定目标:2025至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供需更趋平衡。
首要举措是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包括修订产能置换办法、加大减量置换力度,继续压减产量以促进优胜劣汰。同时,《方案》要求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满足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对关键钢材的需求,并支持企业推进绿色低碳改造。
该方案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旨在引导钢铁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
4、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天津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2025年10月25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天津市自然资源系统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天津举行,现场集中签约8项重要合作成果。
签约方天津市地矿局及所属单位,聚焦城市安全、资源利用等领域,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等3家单位达成合作,持续发挥政府“智囊”与公益地质“排头兵”作用。天津市华勘局及所属单位则与四川宏达集团等5家单位签约,合作涵盖资源勘查、绿色矿山建设等方向,积极服务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各方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化资源共享与技术互补,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矿业发展新生态。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勇强调,该局将完善政策供给,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支持项目落地见效,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Lawer's Comments
律师微评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我国于2021年3月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一,核心目的在于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对国家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是加强重要能源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国家层面切实保障能源资源以及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举措。四川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优化勘查布局、有序出让矿权、强化储备利用、加强要素保障、深化地勘改革、加强统筹协调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为我国其他资源大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四川方案”,也为中国在全球资源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注入了强劲而坚实的地质力量。
国际矿政及龙头矿企动向观察
一、全球矿政风向方面
近期各国通过国内资源强化与供应链区域化,应对全球经济低增长与地缘博弈的双重挑战。矿业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矿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关键矿产成为各国资源安全与国家竞争的核心领域。各国政策出现差异化应对,未来,资源国将更频繁利用税费、出口限制工具;消费国则通过储备体系与盟友网络构建“小院高墙”式供应链。
二、龙头矿企动向方面
近期头部企业通过并购优质资源强化核心资产,同时战略性削减高成本或高风险项目,以应对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国内资源整合加速,稀缺矿种成争夺焦点。西部矿业、紫金矿业、盛新锂能等企业近期的收购动向凸显国内矿企对高品位、低成本资源的偏好。同时地缘风险正逐渐变成投资中更重要的风险点。未来,资源主权条款、能源成本及ESG合规将共同构成投资决策的核心变量。
二、国际矿政方向
东帝汶将大力发展采矿业;纳米比亚加强矿产资源管理;马来西亚将继续限制稀土原材料出口;美国和日本签署关键矿产协议;
1、东帝汶将大力发展采矿业
东帝汶矿产资源管理局局长拉斐尔·德阿劳约在悉尼国际矿业大会上宣布,该国将于下月启动第二轮采矿许可招标,共推出33个区块,涉及锰、铜、金、铬、稀土及工业矿物。此举旨在将东帝汶从以油气为主的资源国转型为新兴矿业目的地。
德阿劳约表示,东帝汶基于西澳大利亚等地的成功经验,构建了“简单高效、少些官僚”的矿法体系。新矿法提供5至10年免税期、灵活的土地使用和签证政策,并实行“投资越多、权利金越低”的激励制度。政府已投入20多亿澳元建设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并完成全国一半区域的地质填图。
目前,埃斯特雷拉、蒂梵和灯塔矿产三家澳交所企业已在该国开展勘探,发现高品位锰矿和铜金矿前景。蒂梵公司总裁称东帝汶的承诺“实实在在”,并透露日本合作伙伴表现出强烈兴趣。
2、纳米比亚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纳米比亚总统府26日宣布,内通博·南迪-恩代特瓦总统已解除纳坦圭·伊泰泰的副总理兼工矿和能源部长职务。声明表示,为确保这一关键部门的连续性和有效协调,总统将立即亲自承担工矿和能源部的职责。
声明未说明此次人事变动的原因。伊泰泰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南迪-恩代特瓦新政府成员,目前仍是议会议员。
近年来,纳米比亚在油气领域取得多个重大发现,该国希望能在2030年实现首次原油生产。纳米比亚目前主要开采的矿种为铀和金刚石。
3、马来西亚将继续限制稀土原材料出口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滕库·扎夫尔·阿齐兹周三在国会表示,尽管与美国签署了关键矿产协议,马来西亚仍将继续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以保护国内资源并推动产业升级。
阿齐兹强调,马来西亚不再满足于仅仅开采和出口廉价原材料,而是希望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本土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我们的政策不是永远阻止贸易,而是阻止廉价未加工原材料出口,以便为马来西亚带来更多收益",他解释说。
马来西亚政府估计该国稀土储量约1610万吨,但缺乏开采加工技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26日访问吉隆坡期间,马美两国签署了关键矿产合作协议。根据联合声明,马来西亚同意不禁止或限制向美国出口关键矿物或稀土元素,但将继续推动原材料在本地加工后再出口。
4、美国和日本签署关键矿产协议
美国和日本签署了一项关键矿产供应协议,旨在加强稀土和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合作。该协议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东京签署,内容涵盖矿产开采、回收、储备和投资等多个方面。
尽管协议未包含直接资金承诺,但双方同意调动政府和私人投资,促进两国采矿和加工产业发展。日本企业计划在美国投资4000亿美元,合作项目涉及能源、人工智能和关键矿产领域。
协议还包括维护负责任开采定价机制的承诺。分析指出,此举暗示对保底价机制的支持。此前美国国防部在与芒廷帕斯材料公司的协议中设定了镨钕110美元/公斤的保底价。
三、龙头矿企动向
西部矿业子公司86亿竞得安徽大型铜矿探矿权;洛阳钼业豪砸11亿美元!全球第五大铜矿再扩产10万吨;巴拿马科布雷铜矿重启谈判在即;力拓预警澳大利亚最大铝冶炼厂或关闭;
1、西部矿业子公司86亿竞得安徽大型铜矿探矿权
自然资源部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5)》显示,我国找矿行动取得重大进展,矿产资源家底进一步夯实。2024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达1159.94亿元,实现连续四年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已近4500亿元,并新发现矿产地150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显著,不仅在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的油气勘探中新层系取得突破,铜、铁等大宗矿产及锂、稀土等关键战略性矿产的资源量也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矿业生产保持稳健,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产量创历史新高,而深地科技专项等创新平台的启动实施,也为矿产资源保障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2、洛阳钼业豪砸11亿美元!全球第五大铜矿再扩产10万吨
中国矿业巨头洛阳钼业(603993)宣布,将投资10.8亿美元用于扩建其位于刚果(金)的KFM铜矿。此项投资旨在将KFM矿的年产量提升约10万吨。此次大规模扩产计划,正值全球铜供应面临短缺风险之际。洛阳钼业表示,KFM矿的扩建将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然而该项目面临金属价格波动以及刚果(金)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潜在风险。
3、巴拿马科布雷铜矿重启谈判在即
在巴拿马主权博弈的框架下,科布雷铜矿重启谈判的钟声正式敲响。新政府以“资源确权”为谈判基石,将土地与矿产主权明确写入协议作为不可妥协的前提。这座曾贡献全球铜产量1%、撑起巴拿马GDP 5%的巨型矿山,在经历最高法院裁决、环保抗议与政治动荡的三重冲击后,正通过“主权确认—经济破局—民意疏导”的三维策略寻求重生。
本次谈判的突破性在于:第一量子矿业需先接受巴拿马对地下资源的绝对主权,方能启动后续的经济合作。查普曼部长在华盛顿多边平台上的强硬表态,叠加佛朗哥-内华达公司暂停仲裁的积极信号,为谈判铺就了国际认可的通道。而民意从80%反对降至50%负面、50%观望的微妙转变,更凸显“经济利益共享”设计在说服“观望群体”中的关键作用。
4、力拓预警澳大利亚最大铝冶炼厂或关闭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Rio Tinto)近日发出警告,受能源成本持续飙升冲击,其持股超50%的澳大利亚最大铝冶炼厂——汤姆阿戈铝厂(Tomago Aluminium)或面临关闭风险。目前,力拓正联合该厂1,000余名员工及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展开紧急谈判,核心目标是为2028年现有供应合同到期后争取可负担的电力供应,以维持设施运营。 市场分析指出,若Tomago关停,澳铝供应缺口或推高全球原铝价格,同时影响特斯拉、波音等下游企业的区域供应链布局。
四、矿业财经
一周动态节选
1、紫金矿业拟20亿元进一步持股龙净环保至33.76%
紫金矿业公告,拟以现金不超过20亿元,全额认购其控股子公司龙净环保定向增发的股份,认购价11.91元/股。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对龙净环保的控股比例将从25%提升至33.76%。
公司表示,此次增资旨在强化控股地位,为龙净环保“环保+新能源”战略发展注入资本动力,进一步提升其长期价值。
业绩方面,紫金矿业前三季度业绩亮眼,实现营业收入2542亿元,归母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但报告期内,公司矿产品单位销售成本有所上升,主因是部分矿山品位下降、黄金权益金随金价上涨而增加,以及新并购项目折旧摊销成本较高等。
此外,公司近期通过多项重大收并购,黄金、铜等资源储量显著增加,为后续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2、华钰矿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逾13倍
华钰矿业10月28日披露2025年三季报,公司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前三季度营收14.59亿元,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3.89%;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高达6.19亿元,同比增长超13倍。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产矿产品销量与价格上升,以及收购亚太矿业部分股权后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所产生的账面收益。
3、中广核矿业午后大涨超13% 铀价复苏预期成催化剂
10月30日,中广核矿业股价大幅走高,盘中大涨13.11%至3.97港元,成交额达5.06亿港元。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生产数据显示,其投资矿山共生产天然铀644.3吨,完成计划率达96.5%。截至9月底,公司持有天然铀库存1454吨,加权平均成本为71.8美元/磅;已签订尚未交付的销售量达3965吨,平均售价为81.40美元/磅。招银国际研报指出,鉴于全球核能发电对铀的强劲需求及供应端不确定性,对铀价保持乐观,并上调2026及2027年价格预测至每磅90美元和93美元,同时预期中广核矿业2026年盈利将大幅增长235%。
信息来源:
中国矿业报、红星新闻、中国经济网、中国矿业网、Mining Weekly、Mining.com、MiningNews.net、中国基金报、同花顺财经、全球矿产资源网、经济参考网、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